安打還是失誤 影響什麼?

我常常開玩笑對球經說 安打還是失誤 的判斷,其實完全取決於你喜不喜歡這個球員。記錄這件事本身就滿多自由心證的案例,畢竟球場那麼大,場上那麼多人,要想用文字記錄好每個狀況已經很難了,何況是用符號的方式記錄。
我常常開玩笑對球經說 安打還是失誤 的判斷,其實完全取決於你喜不喜歡這個球員。記錄這件事本身就滿多自由心證的案例,畢竟球場那麼大,場上那麼多人,要想用文字記錄好每個狀況已經很難了,何況是用符號的方式記錄。
除了基本打擊和跑壘上的責任歸屬問題,投手自己守備上的失誤又該怎麼記錄呢?或是更換投手後,責失分該歸咎在誰身上呢?接續上一篇的練習,本篇讓我們一起繼續探討 投手自責分 怎麼算吧!
大家還記得投手自責與非自責分在記錄上是不同的嗎?那究竟自責分要如何判斷呢?只要有人失誤就一律不算自責分嗎?
雖然記錄可以是很主觀或是「自己看得懂就好」的事情,但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正式的規定吧!
上一篇外圈介紹了 棒球記錄 中「擊球員」的上壘和出局,今天將著重介紹「跑壘員」的進壘和出局以及更換投手、打者時的符號!
介紹完球數欄和內圈,接著就要來講 棒球記錄 中最麻煩的一環,「外圈」。外圈之所以麻煩是因為它需要將場上所有發生的事情,都記錄在這格內。雖然會很複雜,但讓我們一樣一步步的來認識這個格子吧!
棒球記錄 ,本身就是一項自己看得懂,或是自己單位看得懂的數據記錄而已,所以並沒有太多正式或是不正式的記錄符號。但為了方便統整,我們採用的是中華職棒官方的記錄符號對照表為主,並針對常見與否再去做增加與刪減。因此如果有跟您認知不同的記錄符號,也歡迎留言分享給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