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 WAR 評估棒球選手

WAR ,全名為 Wins Above Replacement ,常被翻譯成勝利貢獻值,是一個統計數據。可以衡量一個球員比一個假想的替代球員多貢獻了多少勝利,簡單理解也可以說是比聯盟平均多貢獻了多少勝場數。它是一個綜合的指標,除了一個球員的進攻、防守、跑壘和投球(如果適用),也會將他所處的時代、聯盟和球場列入考慮。WAR也是一個相對適用於比較球員在不同位置、球隊和賽季的數據。聽上去還是太複雜嗎?沒關係,讓我們娓娓道來吧!
WAR ,全名為 Wins Above Replacement ,常被翻譯成勝利貢獻值,是一個統計數據。可以衡量一個球員比一個假想的替代球員多貢獻了多少勝利,簡單理解也可以說是比聯盟平均多貢獻了多少勝場數。它是一個綜合的指標,除了一個球員的進攻、防守、跑壘和投球(如果適用),也會將他所處的時代、聯盟和球場列入考慮。WAR也是一個相對適用於比較球員在不同位置、球隊和賽季的數據。聽上去還是太複雜嗎?沒關係,讓我們娓娓道來吧!
今天要介紹的是一個很有趣的棒球統計術語,那就是「 滾飛比 」。滾飛比是什麼呢?它是一種可以用來評估投手和打者的能力的指標,分別代表了投手製造出的滾地球和飛球的比例,以及打者擊出的滾地球和飛球的比例。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滾飛比的計算公式、使用時機和意義吧!
如果你是對數據棒球有興趣的人,你一定會聽過一個名詞叫做 OPS 攻擊指數。這是一個用來衡量棒球打者的整體攻擊能力的統計數據,它是由上壘率和長打率相加而成的。那麼,什麼是上壘率和長打率呢?它們又是怎麼計算的呢?OPS攻擊指數和另一個類似的指標OPS+有什麼不同呢?
上次講完了防守的戰術,這次來談談棒球場上常見的 進攻戰術 。好的防守只能保證不輸球,但贏球的關鍵還是在攻擊,所以就來一起看看這些進攻戰術你知道哪些吧!進攻戰術 :犧牲比出來不點:就是單純擺出短棒而不做觸擊的動作,主要目的是影響投手以及對方守備的一種心理戰術。
幾乎所有競技運動都有所謂的戰術,棒球也不例外,攻守兩端都有戰術。所以今天,將為大家介紹棒球場上常見的 防守戰術 。這些戰術也可以說是一種定式,即便只是喜歡棒球的粉絲,也可以學會這些戰術,這樣在看比賽時,就能更清楚場上的情況了!
什麼是 打擊三圍 ?是要拿來量衣服的嗎?打擊三圍要怎麼計算呢?讓我們一起用這篇文章來解釋打擊三圍到底是什麼、如何計算、以及這些數據背後代表的意義吧!
近年來,為了加快比賽節奏,大聯盟也開始增加 突破僵局 制的比賽。但是突破僵局的制度,每個聯盟、盃賽都不相同,究竟要怎麼記錄呢?
首先,先來介紹一下突破僵局。突破僵局制,是一種延長賽的制度,最早從壘球開始的一項規定。壘球正規為7局,若比賽不採和局制
經典賽圓滿落幕了,日本以全勝之姿拿下了冠軍金盃。而四強戰的三場比賽,我們也使用棒球記錄的方式,呈現另一種棒球比賽的面貌。對於四強記錄有興趣的朋友們,千萬不要錯過!特別是還可以透過記錄來看到一些獨特的地方,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經典賽四強記錄 吧!
本屆 WBC中華隊 的組成,比起過去來說相對順利許多,聯盟願意支持國家隊的組成,旅外球員大多也都接受徵召,但其中還是有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幾起事件。第一個當然就是中華隊名單由原先的50人大名單到35人名單,因其遲遲不願意公布而引發外界諸多揣測。至於各方的說詞,球迷粉絲也是有看沒有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