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教練 文化的斷層,從「罵出來」到「科學培養」。

棒球教練 ,完全是一份吃力不討好的工作,絕大多數基層教練領著最低薪資,周一到周五練球,不時六日又有比賽。而更難以平衡的,就是管教上,多說一句都可能變成過份管教。以往更是靠著不斷的操練才培養出最頂尖的選手,不過現在時代已經慢慢在改變了,教練的文化圈,也出現了一種斷層。

棒球教練 以量為主 以罵為輔

越早期的選手,越知道過往的教練要求的是訓練量,重複的事情做到專精,就是職業。所以只要不斷的接球、不斷的打擊、不斷的投球,就能夠成功。做不到或是做不好,就是對自己不夠嚴苛。透過大量訓練形成肌肉記憶,也透過練習時的壓力,來讓比賽時可以更習慣高張力的環境。

而當無法對自己嚴苛時,教練就會透過聲音來去製造緊張感,簡單來說就是用罵的方式。特別是許多教練的教練,經常是透過這樣的教育方式來養成。這種罵,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而當這些人慢慢成為教練之後,因為他們從小就是受到這樣的教育,自然就會做出這樣的舉動。

嚴厲並非壞事,只是不該再使用不當的言詞以及過份的舉止,可以嚴格,但不應該以羞辱的方式來去斥責球員。現代一點的教練,也是這樣慢慢成長過來的,剛好在這個時代的轉捩點,教練們也慢慢在調適中,漸漸地越來越多教練是以鼓勵代替責罵。

棒球教練
(圖說:教練協助練球。圖片來源:追勵官方。)

棒球教練 以科學為主 以鞭策為輔

而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精密儀器、科學依據在證實或是推翻一些訓練方式的有效與無效。而這當然也不只是這樣而已,第一個有顯著變化的,應該是更多教練選擇重質不重量的訓練方式,與其練習揮棒、投球、接球1、200顆球,不如確實地把動作做好,50顆球甚至20顆球也能達到一樣的效果。

再來就是現代棒球中出現的許多儀器輔助的訓練,從物品的測量,像是球的速度及轉速、球棒的軌跡等等,再到身體的監測,例如投球動作、揮棒動作等等,都有越來越多科技輔助的儀器出現。另外也有更科學化的菜單,像是重量訓練、體能訓練,或是將訓練細緻分工的爆發力訓練、敏捷訓練等等,越來越多新的訓練方式在不斷出現。

漸漸的,教練們也開始仰賴科學化的訓練方式,用更有效率的方式幫助練球,讓練習的效益達到最大,而教練也慢慢開始以鞭策為主,給予更多的是鼓勵、激勵上的幫助,或是以經驗、心理為主的建議。

棒球教練 工作內容與專業的改變

過去的教練,就是要教也要練,教導球員的同時,也要實際參與在練習之中,幫助球員找到問題,並且提出改善的方式。而現在的教練依然是這樣,只不過在這樣的過程中,從「你怎麼會聽不懂?」慢慢變成了「這樣你懂了嗎?」。原因就是透過儀器,可以更好的去幫助教練給予球員調整上的建議與方向。

而專業上,教練不再只是需要理解棒球這項運動的本質而已,更需要開始認識運動科學的內容,不論是數據、儀器,或是專業分工、運動防護、運動心理等領域。在有一定規模的球隊,這些工作完全可以細分給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員,但在基層或是小球隊中,往往需要教練去扛起這些角色。

也因此,教練在這個快速改變的時代中,保持強大的新事物學習能力變得非常重要,同時也需要有一顆強大的心臟,來去面對隨時都在改變的時勢與潮流。但在追求「新」的同時,也不能忘記「舊」,也就是不能忘記教練的本質,是要幫助球員進步,並在比賽中帶領球隊獲勝。

小結

現代的棒球教練,需要具備不斷學習的能力,才能順應時代的快速轉動。而能將這些知識吸收、轉化的教練,更能幫助球員更好的解決問題。我們認為,科技的進步是必然,但不代表科技會取代掉教練的角色。這些工具不論是數據、運科等,都是在幫助教練更好的發現選手的問題,並解決的些問題。

你認為現代的棒球教練應該擁有哪些技能或是心態呢?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參考資料

更多資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