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棒球記錄 ,顧名思義就是美國的記錄法。不過美國的記錄法,並不像台灣或日本一樣,有所謂固定的流派或是公版,更多時候是大家自己創造的一個方式,只要有人喜歡,就會慢慢被推廣出去。
美式棒球記錄 創造吧,自己的風格。
我們在搜尋美式記錄法時,本來期待會有WBSC或是MLB官方的記錄法,不過第一個出現的是live baseball scorecards 這個網站,而其記錄法則是走在非常前面的一種記錄方式,除了基本的資訊之外,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在球數欄位增加了球種與球數。
我們也以信件的方式與該網站的作者聯絡,詢問一些關於美式記錄法的問題,該作者
Benjamin回答:「In the USA most people develop their own personal scoring style even though most of them have similarities.」可以發現,美國其實不太有固定的記錄法,而是各自因個人需求、可以蒐集的資料等等,來去設計自己的記錄法。

雖然各有各的表格,不過實際上的記錄法是大同小異的,基本的刺殺、觸殺、三振、保送等等,不太會有明顯的差異,甚至許多是與慶應式記錄法相同,會用F、G、L等來代替高飛、滾地、平飛等等。
這段對話的過程,也讓我們開始思考,或許,我們也可以創造自己的記錄法。
美式棒球記錄 獨特的模板
雖說美式的記錄比較少有公認的模板,但是有一些表格是台灣與日本比較少見的,第一個就是直接將球場擺放上去,並用線條標示擊出球的飛行軌跡、落點等等,我認為這或許比單純用「誰處理什麼球」更符合現代棒球。

原因很簡單,現代棒球有更多守備佈陣,如果單純用守備位置判斷,不一定會是準確的落點,如果改用落點分析,或許會更有助於做落點的觀察。
另一個滿有趣的格子,我認為是球數欄。許多表格上常看到的就是五個格子組成的球數欄,分別是三個一排與兩個一排的個子組成,三個一排的就是記錄壞球的部分,兩個一排的就是好球的部分。而會用數字來表示第幾球投出好球或壞球。

舉例來說,下方表格代表的就是第一球好球、第二球壞球、第三球壞球、第四球好球、第五球壞球的意思,如果出現界外,則會在左邊或右邊寫上「x」或「+」等符號來代表。
不過這個表格與早稻田或慶應式相比,我們還是比較喜歡用符號記錄球數欄,不過感覺可以增加像是球速、球種等等。
美式棒球記錄法 推薦
美式的記錄法很多,真的非常多,所以我們並不會直接推薦哪一種記錄法比較好,而是推薦可以從哪裡尋找一些記錄法。
第一個是Reddit的社群,這個連結是許多球迷們討論棒球記錄的社群,大家會在上面發布自己的記錄法,或是一些討論,所以是滿推薦大家上去閱讀以及獲取一些靈感的。
我們也是根據這個社群,才有了想建立自己社群的想法,所以我們也開啟了自己的「棒球紀錄」臉書社團社群,也是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紀錄、提出各種問題,大家一起互動一起成長。台灣棒球紀錄目前來說還是小眾,希望可以靠著大家的努力一起讓這個小社群壯大起來!
第二個我們找到的是一個教學滿詳細的網站,非常歡迎大家可以上去閱讀,裡面甚至有詳細一場比賽的紀錄過程,可以跟著這個過程練習,或許也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小結
今天算是簡單提及美式的記錄法,因為種類很多,所以無法一一講解,但我們認為今天最主要想傳遞的內容,還是那句「記錄就是自己看得懂就好。」同時也鼓勵大家去創造屬於自己的記錄法,讓更好、更符合現代棒球的記錄法被推陳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