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班問題 現階段能做什麼?

體育班問題 ,很開心,真的很開心慢慢被大家看見了。從我們的體育班秘辛開始,再到體育班學會的人生道理,這兩篇文章分別講述了體育班好與不好的一面。我們也透過Podcast節目【追吧!高飛球!】來分享體育班相關的議題。今天就來繼續探討這個延伸的議題吧!

體育班問題 現階段的反饋

自從《報導者》推出了體育班相關的文章後,引起了各方討論(這邊真的自愧不如,只怪自己沒流量,沒辦法帶起想討論的議題)。後續許多KOL、球星、甚至是球員工會也都有針對此事發表不少想法與討論。

如果還不太清楚究竟是什麼事情,歡迎先去閱讀報導者的文章喔~

許多人都提出不少方向,其中幾個比較常見的不外乎就是:增加成績的審核機制,例如成績及格才能上場,或是入學除了術科成績也要增加學科成績等等。

另外也提到,應該延長體育班的授課時間,應該跟正常學生一樣4點下課,或是還有看過覺得可以讓體育班學生學習第二專長等的想法。

我們認為,能引發討論,讓大家提出不同想法,一定都是好的。不過,這些想法之所以無法被執行,也一定有它背後的原因,文化、政治、教育等角度,都可以切入這個議題,這個很多維度的議題。所以,今天就讓我們再來試試看用幾個角度切進去吧。

體育班問題 體育班的金字塔

中華職棒雖然2013年專門開過一場高中生的選秀會,但自2014年,才正式開啟高中生參與季中選秀,而當年僅6名高中應屆畢業生入選。其中,還在職棒場上以選手身分繼續努力的,僅剩中信兄弟的杜家明與統一獅的陳韻文,現在的年齡約莫29、30歲,正是屬於巔峰時期。

而中華職棒高中生最多入選的一年,是2022年,總計入選了27名應屆高中畢業生。既然這是中華職棒入選人數最多的一年,我們就從這年開始往回推算,回推這27位高中應屆進入中華職棒的球員是從多少人中脫穎而出的吧。

首先,我們回推這些人是在民國111年投入選秀,也就是在110學年度高中畢業,107學年度國中畢業、104學年度國小畢業。再根據教育部體育署的學校體育統計年報來研究,其中也要先定義一下年報中提到的「運動代表隊」。

運動代表隊在104年以前,由學校端自行填入,僅填寫男、女生人數。而自105學年度起才定義,當該隊有教練者,才計算為代表隊。而同一位教練同時帶男、女生代表隊者時,視為一個隊伍。

所以我們先來看到國小的部分,104學年度國小各分類的人數如下圖,可以看到國小總計為391隊,共8,177人。

體育班問題
(圖說:104學年度國小各分類之運動代表隊隊數(校數)與總人數。圖片來源:追勵官方。)

接著往105學年度以後的國中和高中看,我們整理的是實際參加學生棒球聯賽的隊伍數與人數,其中可以看到,雖然總人數是由高中這邊比較多,但隊伍數上則是國中領先,原因在於高中級別多了一個男子鋁棒組的賽事。

體育班問題
(圖說:對應年度之國中/高中參與棒球聯賽之隊數與人數。圖片來源:追勵官方。)

高中鋁棒賽事大多會由社團性質球隊以及甲組球隊之二軍選手為主參賽,而國中沒有木棒的選項,因此全部都是硬式鋁棒的比賽。

所以這邊我們僅抓出可能會再往下個階段、並可能以職棒舞台為目標的國中男子硬式及高中男子木棒組為主,繼續往下個階段前進。

下一張圖是實際參加該年度最高級別賽事的隊伍數與人數,其中國小部分是直接參考一百零四學年度國小棒球聯賽(硬式組)的名單資訊,因為資料是手動計算,可能會有偏差。

體育班問題
(圖說:對應年度之國小/國中/高中學生棒球聯賽參賽隊數與選手人數。圖片來源:追勵官方。)

將這些數字帶入圖表後,就不難看出所謂的金字塔是什麼意思了,越往上走,路就越窄。

體育班問題

我們也做了另一個表格給大家參考,如果從國小開始,想進入到有聯賽可以打的國中校隊,有0.89%的機率。從國中想進入高中,有0.43%的機率。而高中想進入職棒,只剩下0.03%的機率。別忘了,今天的討論都還是入選人數最多的一年,也就是實際的數字,還有可能更低。

體育班 問題
(圖說:不同層級能進入到特定層級之機率。圖片來源:追勵官方。)

不論你是國小還是國中生,你都只有0.01%的機率進去職棒。如果把這張表格翻轉過來一下,變成下圖。越往上一個層級,淘汰的人數就提高大約百分之40。這,就是從不同層級想進入特定層級時,會淘汰掉多少人。

體育班 問題
(圖說:不同層級未能進入到特定層級之機率。圖片來源:追勵官方。)

再來來聊聊大家提到的體育班問題,其實說真的,棒球的體育班根本不多,107學年度國中體育班數量為75班,110學年度的高中體育班數量為25班。雖然不多,但往上一個層級,就是砍掉50個班級。

體育班 問題
(圖說:國中/高中體育班、代表隊、社團之人數。圖片來源:追勵官方。)

接著我們看到「運動代表隊」這個部分,運動代表隊的定義其實就是只要有教練帶隊就成立,而這邊可以看到,國中人數暴增。說明除了體育班之外,還有許多社團性質球隊以及其他類型的代表隊伍出現。

體育班 問題
(圖說:對應年度之國小/國中/高中運動代表數與人數。圖片來源:追勵官方。)

體育班問題 體育班苦的不只是選手

再來想提到的是,講體育班這個問題,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學生、球員,但其實還有一群人需要被關注,就是教練。

直接說結論,三級教練基本上就是低薪資、高工時,同時也極度缺工的職業。

三級教練的薪資是基本薪資,北部好一點大約還有三萬出頭,許多教練其實是身兼多職。不過如果能當上專任教練,三、四萬的起薪還是有,而且隨者年資提高,可以達月薪七至八萬,福利也與教師職公務員相同。

不過一校可能才一個名額,且不是每校都有,通常只有傳統體育班學校才會有專任教練缺。而其他教練通常多為一年一聘制的約聘人員,也有些會是身兼代課或代理老師一職,也就是練球之餘還要協助代課。

另外一個常見的作法是外聘教練,但外聘教練的薪水就非常不穩定,薪資來源多是校隊後援會、隊費、贊助商等等,而這些收益可能要分給2-3個教練甚至更多。

除了薪資,工作內容上也很複雜。基本的教練之外,還要處理一些行政事務,包含招生、報名、申請經費、研習、與老師或家長溝通等等。

有時到外地比賽,還要協調住宿、交通、飲食等等問題,甚至會需要利用假日的時間參與比賽。外地比賽的日子可以說是24小時的全職教練,但這樣的薪資,有多少人能堅持下去呢?

現在開始越來越多私人的教練課程、或是公司化的訓練場,有更穩定的收益來源後,就有更優渥的薪資條件去聘請更知名、更有能力的教練,那麼三級棒球的教練缺是否又會再不斷下降呢?

還有就是我們雖然同意教練不可以再有體罰、違法犯紀的行為出現,但在每個球員都是家長寶貝的情況下,已經有越來越多離職朝,如同小教、幼教界不斷有優秀的老師離開教育圈一樣。

當「管教」的尺度越來越難拿捏時,我相信更多教練會選擇其他更穩定的工作,即便是勞苦的體力工作,至少也有固定的工時、穩定的工資,如果能再學習一技之長,那麼收入就有可能翻倍。

體育班減少或刪除,將會有更多原先有穩定工作的教練被釋出,同時也會有許多約聘教練遭到解約或不續約,這樣不穩定的生態,反而也讓教練們更難以全心投入教練職業中。

現在社區棒球盛行、社團風氣隨著黑豹旗也稍有成長,許多教練更願意再擁有穩定工作的前提下,運用下班之餘帶隊練球,可能是對棒球教育的熱情,也可能是可以再多一份收入。

現在,將教練視為職業的人可能會越來越少了,教育人才的離開,會帶來怎麼樣的嚴重後果,實在不敢想像。相信制度與政策都有在調整,不過教練職,或許比起一般的職業,它更需要燃燒熱情。

根據最新的資料(統計至114年3月),中華棒協核發有效的教練證照數量為:C級教練5,524人,B級教練1,235人,A級教練587人,總計7,346人。

而我們查閱教育部體育署發布最新的學校體育統計年報是111學年度,其中國小棒球聯賽報名隊數部分包含軟式組、硬式組、女子軟式組,總計437隊;國中男子硬、軟式組及女子組總計283隊;高中男子木棒、鋁棒、軟式組及女子軟式組總計258隊,目前總計978隊。

而這還些還不包含職棒、成棒、社區球隊、大專乙組、社團性質球隊、代表隊性質球隊、私人教練等隊伍數量,且每隊教練可能會有2-3名,加上許多教練其實考取證照後,並沒有真的從事教練職,許多是科系需求的畢業門檻、還是大學生、或是放棄執教等,所以實際教練數量可能更低。

供不應求的情況下,許多社區球隊、企業贊助或是成立的球隊,則已開始用高薪聘用教練,時薪可能從1,000-1,500,甚至會開到2,000的水準。

體育班問題
(圖說:選手在場邊準備。圖片來源:追勵官方。)

實際訪問

實際詢問過一名北市少棒強權教練,教練說到:「其實薪水真的不高,如果問為什麼還是會想帶隊,可能就是想拚拚看用教練的身份穿一次中華隊的球衣。」

關於工時的部分教練表示:「練球時間之餘其實要再找一份穩定的工作也很難,很多比賽會到外縣市打啊,強一點的學校一出去就是一個禮拜,哪有公司會讓你請一個禮拜的假,一個月可能還有兩三個比賽欸。」同時教練也苦笑表示:「真的有想過,可能沒練球的時間就去開開計程車或是去跑個外送,不然教練的薪資要在台北生活真的很拮据啦。」

關於社區教練的部分,教練也回答:「以前還沒進來國小當教練之前,還是會去接一些社區的教練,時薪真的比較高,但其實也不穩定,通常都是原本固定配合的教練要請假才會問有沒有辦法幫忙代班。現在當國小教練也不好去帶社區小孩,遇到家長可能也會很尷尬。」

這邊我們也追問到,對於家長的部分會不會有一些麻煩的地方?教練則是回答:「有啦,我是有聽過一些球隊的家長可能會主導比較多,或是會有一些聲音,讓教練很難帶。我自己這邊是還好,其實多數家長還是很尊重教練的專業,當然會有一些熱心的家長會去指導球員,但多數時候不太會越矩。有時候到外地比賽,家長們也會很熱心協助接送或是帶一些點心給小球員們。不過教練自己也要跟家長保持一定的距離啦,不然哪個球員上場的多哪個球員上場的少,都可能會被說話。」

關於體育班的存留問題,我們也詢問教練,教練的想法則是:「有體育班對專任教練來說算是保障,可能會有考核,但是薪水相對穩定很多,也高不少。對於像我們這種約聘教練,有體育班就是多一個工作機會吧?畢竟自己也是從小體育班一路上來的,講真的不當教練真的會需要花時間想想自己可以做什麼了。但是比賽真的會有一點多啦,感覺打完一個盃賽又在準備下一個了。一定有可以更好的地方啦,但我還是需要教練這份工作,也是很無奈啦。」

小結

我們真的很開心體育班的議題被更多方面的打開來討論,我們一直是很關注體育班議題的團隊,不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我們都會持續堅持在體育班這個議題上面。讓更多聲音被聽見,讓更多問題被看到,然後嘗試去思考解決方法,是我們很期待可以做到的。

參考資料:

教育部體育署104學年度學校體育統計年報

教育部體育署107學年度學校體育統計年報

教育部體育署110學年度學校體育統計年報

教育部體育署111學年度學校體育統計年報

更多資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