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你不知道的有趣 棒球歷史小故事

棒球歷史小故事 很多,但相信很多是你從未聽過的。你知道為什麼只有棒球運動的教練要跟選手一樣穿球衣嗎?你知道變化球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嗎?你知道游擊手為什麼跟大家的名字都不一樣嗎?甚至甚至,你知道以前要丟9顆壞球才會保送打者嗎?

棒球歷史小故事 1-在早期,投手要丟到9顆壞球,打者才算是保送。

棒球運動的開始,三球三振的概念算是比較早出現的,但是並沒有所謂的壞球,因為早期的棒球運動,更像是投手餵球讓打者打擊出去才開始的運動。可以理解成像是Mini baseball,或是像樂樂棒球一樣,揮空三次算三振,但是沒揮棒就不算。

一路到了1863年,壞球的這個概念才問世,但是需要9顆壞球,才算是保送。隨著時間慢慢推進,一直到1889年才確定了現在的「四壞球保送」,也就是4顆壞球就算保送了。而到了2017年,MLB更批准了一項新的規則更改,就是允許防守方可以直接向裁判提出保送(敬遠)。

敬遠最開始是不想面對到狀況很火燙的打者,或是在各種戰術運用的情形,例如二壘有人時,會嘗試把一壘壘包填滿,方便滾地球出現時可以抓雙殺。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會故意將球丟的很外側,讓打者也無法揮棒。不過因為要丟四顆很無趣的壞球,所以大聯盟同意在一球不丟的情況下保送選手,當然這也引起了不少爭議。

棒球歷史小故事
(圖說:本壘板清潔。圖片來說:追勵官方。)

還記得剛剛說的嗎?以前沒有壞球的概念,所以曾經在1860年的一場比賽中,有僅僅3局就使用665球的紀錄。

棒球歷史小故事 2-百年的棒球歷史,變化球是何時問世的呢?

時間拉回到1867年的一場正式比賽,由一位名叫Candy Cummings的投手,在比賽中投出了歷史上的第一顆變化球,也是變化球界的鼻祖——曲球。據說,這是Cummings在研究貝殼被拋出的運動時,產生了曲球的想法。

曲球的問世,完全改變了棒球運動中投手的主導地位,過往是餵球性質的將球投給打者打。但曲球,或是變化球的出現,讓許多選手氣到摔球棒。這項傑出的發明發現,除了成就了個人,也帶領棒球運動躍進式的成長。

曲球的出現,鼓勵大家開始發明新的球種。慢速曲球、下墜曲球、彈指曲球等直系變化球出現外,旁系的滑球、伸卡、變速等等,甚至是指叉球也不斷被研發創造出來。甚至近年來的新球種Sweeper的出現,大大證明棒球運動還在不斷進步中。

後來,Candy Cummings也憑著19世紀最精湛的投手之名,順利進入棒球名人堂。

棒球歷史小故事 3-游擊手為什麼叫做游擊手?

投球的是投手、一壘上的是一壘手、中外野是中外野手,那游擊是什麼?早期甚至是沒有游擊手!這樣不就少一個人嗎?其實反而不是,最早期只要兩隊講好,人數夠的話想上幾個都可以!

不過最開始,棒球的材質很輕,球被擊向外野時,外野手很難將球直接回傳到內野,就算回傳到了,也是軟弱無力的球。所以大家決議需要中間一個轉傳的選手,而這個人就被叫做Shortstop,也就是短暫停留的概念。

至於「游擊」這個名字,是因為當時將棒球引進亞州的日本棒球運動先驅、文學家,正岡子規,照著音譯後,再用漢字呈現,成了「短遮」一詞。但因為短遮太難理解,加上大家的解釋都不太相同,所以常讓人摸不著頭緒。

後來,另一位日本棒球先驅,中馬庚,才翻譯成現在大家爾孰能詳的「游擊手」,也強調了這個位置的機動性。

另一個有趣的小小故事是,1874年時,Hendy Chadwick提出要修改守備人數為10人,並增加右游擊手在一壘和二壘之間,但並沒有獲得通過。

棒球歷史小故事 4-為什麼棒球教練不穿西裝?

棒球,是所有團隊運動中,唯一教練穿著與球員一樣的運動。大部分的運動如足球、籃球等,教練大多穿著西裝、襯衫等等。你知道為什麼嗎?

其實原因是,早期場上的教練,大多是由隊長來扮演,除了棒次的安排,場上的調度、戰術等等,都是由隊長這個角色來負責,就算不是先發上場,也會在場邊指導。而隊長,當然也是球員,自然需要穿著球衣在場邊待命。

到了現在,雖然已經很少有教練會登入在選手名單中,但絕大多數的教練還是會穿著球衣球褲上場,除了遵循傳統之外,也有和球隊是一體的感覺,提升凝聚力的同時也更表現出是屬於團隊的指揮官,更有一種身先士卒的意義存在。不過,棒球規則中並沒有要求教練一定要穿著球衣喔!

一樣有個小秘密,其實到了現在,還是會有許多教練穿著釘鞋進到球場,不論上場與否,都是對於球場的一個尊重。

棒球歷史小故事5-以前的老照片都不戴頭盔,這樣不危險嗎?

早期大家對於棒球這項運動的危險意識普遍不高,加上最早棒球運動是要餵球給打者打,所以不會特地要求球速。但漸漸發展後,選手的球速開始不斷提升,除了單純的投球外,擊出的球也越來越強勁。

1920年8月16日,大聯盟印地安人的Raymond Johnson Chapman在對上洋基的比賽時,遭遇到頭部觸身球,搶救了12小時候,仍然搶救失敗,最終無力回天。但很可惜的,這起事件並未促成頭盔成為規則。

直到1953年前後,才開始大量生產。甚至日本也是在1970年代之後,才開始逐漸使用頭盔,甚至過了十餘年後才有相對完整的規範與制度。也就是說,頭盔的出現至今不到百年,也說明了百年來選手能力的高度成長。

棒球歷史小故事
(圖說:頭盔。圖片來源:追勵官方。)

棒球歷史小故事6-你相信巧合或是命運嗎?

這個故事可以說是我們認為最有趣或最喜歡的故事了,而這個故事得從1960年代說起。Gaylord Perry是巨人隊的王牌投手,他的36號球衣更是巨人隊的退休球衣,足以見得他的貢獻。除了對於球隊的貢獻巨大之外,他更是美國名人堂的一員,證明他的傑出表現是世界級別的。

1968年的他更投出無安打比賽,是歷史上首位跨兩個聯盟(美聯、國聯)的賽揚獎得主。當時還沒有DH制度,投強打弱的他,在1962年時就被隊經理開玩笑說:「等Gaylord Perry能打出全壘打,人應該都能上月球了。」

隔年,1969年7月20日,全世界都在關注的阿波羅計畫中,阿波羅11號成功著陸,在Neil Armstrong(阿姆斯壯)踏上月球的2、30分鐘後,地球上的Gaylord Perry站在擊球框中,擊出了他職業生涯裡的第一支全壘打。

小結

棒球幾百年的歷史中,發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有些故事讓世人傳唱、有些故事讓規則進步、有些故事則改變了棒球的發展方向。其實生活中的許多日常,都是由許許多多不尋常的轉變而來。百餘年前可能也沒人想過為什麼不讓擊球員打擊就走上一壘,或是沒人相信讓擊球手揮空是多麼振奮人心的事。

你覺得這些故事有趣嗎?快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你還知道什麼有趣的故事也歡迎留言跟我們分享!

參考資料

更多資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