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球員政策 :洋將制度的新篇章?每隊都要有洋砲?

外籍球員政策 ,在最近被廣泛討論,許多人都開始討論究竟應不應該多開放一名洋將名額,且每隊至少一名洋砲呢?台鋼雄鷹領隊劉東洋表示未來將會在領隊會議上提起討論,而台鋼雄鷹總教練洪一中也表示支持。一起來看看這項政策的利弊吧!

現行的 外籍球員政策

2024年中華職棒的洋將政策為:每隊可註冊4人,一軍登入3人,同時上場2人,而新加入一軍的台鋼可以在註冊名額及一軍登入名單中多一位球員,且不得同時為投手或野手。

而職棒9年與10年的時候,由於是單一球季,所以每隊最多可登錄12位外籍球員,每場最多可使用8位洋將,同時上場3人。這樣的人數限制也是歷史上最多;來到職棒11年開始,就改為每隊可登錄2位外籍球員,每場最多可使用2位洋將,且不得同時上場,也是歷年來最少。

外籍球員政策 每隊增加洋砲的好處?

首先,第一個提升的就是賽事的精采度。洋砲的加入無疑讓球迷們多了一種期待感,想想每次魔鷹站上打擊區時,心裡是否多少都有些期待他打一隻全壘打。敵隊的球迷也是,碰到洋將打者上場時會緊張,畢竟關鍵時刻挨一轟可是會被逆轉戰局,但解決掉他又能大大提升士氣。

第二個提升的就是球員的整體實力了,除了有外籍打者可以互相學習之外,也會讓本土投手有更多機會面對不同層級的打者,對國際賽上的表現一定也有加分。除了投打會有明顯的進步外,守備上一定也會帶來進步,不論是面對強勁來球的恐懼感會慢慢習慣,或是面對未知的緊張感也會慢慢減少,對於未來國際賽上的表現都會有很好的成長。

外籍球員政策
(圖說:外籍球員。圖片來源:Pexels。)

洋砲的表現也大大反映在票房上,就以十年前的曼尼旋風來說,雖然或多或少有蹭到經典賽的熱潮,但讓球迷留下,並持續進場支持中華職棒,曼尼是很大一個功成。截至2013年6月19日曼尼不與義大犀牛續約,義大犀牛場均觀眾為9135人,票房收入達新臺幣4900萬元。2013年中華職棒入場觀眾人數大增149.86%,場均人數來到6079人。2014年由於曼尼旋風的結束,中職平均每場觀眾人數大跌19.13%來到5103人;義大犀牛的平均每場觀眾人數大跌31.61%來到4731人。

不過曼尼的票房也來自他在大聯盟的名氣以及成績,他在中華職棒總共出賽49場,留下打擊率.352、上壘率.422、長打率.555、8支全壘打、43分打點的成績。不過這十年中間,也來來去去一些洋砲,帶來的效益可能就沒有那麼高了。

外籍球員政策 壞處是什麼?

最常被爭論的點就是,洋將會減少了本土選手的出賽空間,以球員與國家隊的發展而言確實會限縮到本土選手的機會,不過以票房、球隊戰績等來看,或許比起本土球員,球迷與球團更在乎的還是戰績和票房。

再來或許會有很多人擔心,會不會被洋將拿下各種獎項?像是過去常常發生投手三冠王由洋將包辦,會不會打擊的獎項也被包辦呢?不過以獎項設立的目的,本來就是鼓勵真正有實力的選手拿下。良性的競爭或許更能激發出選手進步的慾望,讓中華職棒可以更上一層樓。

小結

我們認為台灣棒球非常需要更好的外籍球員政策,完善的政策與體系,甚至是運作方式,都能讓整個聯盟的水準更提升,特別是當台灣球探需要開始注意外籍球員的時候,就會有更多意料之外的收穫,或許將會是未來國際賽的對手,可以提前做情報蒐集,或是可以多看外籍球員進而發現一些新穎的技術或觀念。年輕的小球員以及學生棒球,也會更有機會去吸收外籍球員的觀念以及打法。

對於中華職棒來說,更好的競爭以及更大的票房雙重利益下,唯一要煩惱的就是薪水,不過相信只要球團有戰績壓力,補強貴一點的洋將也是心甘情願。

大家對於新的洋將政策有什麼想法呢?歡迎留言跟我們討論!

參考資料

更多資訊

分享你的喜愛
追勵Jlead
追勵Jlead

我們也曾經渴望學習,所以更懂你的渴望。
也因此,我們想「把重要的,給想要的。」

因為我們始終相信,
「興趣是打破框架的原動力!」

文章: 101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