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隊

啦啦隊 的洋將時代?裁判也要引進洋將嗎?

接續李多慧炫風後,又再度有新的韓籍 啦啦隊 加入中華職棒。就是中信兄弟的兩位新人:邊荷律、李丹妃。而除了中華職棒,職籃也跟進了韓籍啦啦隊。除了幕前的啦啦隊,台鋼雄鷹更請來了韓籍啦啦隊安芝儇以及朴旻曙擔任應援和表演總監。究竟球場上新的洋將制度為台灣棒球帶來怎麼樣的突破呢?一起來看看吧!

啦啦隊 不一樣的洋將

以球隊來說,球員是重點,能夠補充球隊戰力的情況下,肯定優先聘用實力堅強的洋將。不過台灣與美國不同,獨特的洋將制度讓球隊即便有著大把鈔票,也還是有洋將人數的上限。

但以球團來說,勝負是一回事,商業價值又是一回事。吸引球迷入場、消費的方式,已經不再只有比賽和球員而已,啦啦隊也成為了重要的一環。洋將啦啦隊的加入,除了增加了球隊的曝光之外,或多或少也都會增加粉絲的人數和黏著度。

啦啦隊以往常被冠上一個長得漂亮,但不會唱歌跳舞的刻板印象。不過隨著建制更有系統的體制,加上專業的課程及訓練,台灣的啦啦隊也相對完善許多。外籍啦啦隊的加入除了更加打破這層印象之外,也為各個球隊、甚至啦啦隊市場增加了競爭力。

美國職棒沒有所謂洋將制度的原因在於他們是世界棒球的最高殿堂,他們只要實力最好的選手而已。而台灣棒球無法跟進的原因在於市場,沒有足夠的市場來支付最頂尖的選手薪水,更沒有任何吸引力來吸引最頂尖的球員。不過啦啦隊市場不同,最為競爭的兩個賽區就是韓國職棒以及中華職棒。

但以韓國市場來說相對保守,多數人認為球員才是主角,啦啦隊只是輔助的作用,不應該過份的搶占視線。而中華職棒則更為開放,雖然本質迷還是啦啦隊的爭論還是有,但相信多數人不排斥啦啦隊商業化。

而在這個基礎之上,台灣更有培養成為世界第一啦啦隊市場的潛力,不過這依然考驗的是台灣的市場以及球團的決心與經營方向。要知道,台灣目前經營職棒的球團,還沒有真的到賺錢的程度,絕大多數都是賠錢。而在這樣的情況下,競爭隊伍變多了,啦啦隊市場成形後帶來新的戰場,又勢必需要一筆不小的經費來支持,這對於球團來說絕對也是不小的考驗。

啦啦隊
(圖說:啦啦隊。圖片來源:IG:li_yun_ouo。)

洋將制度 新篇章?

球員、教練後,啦啦隊也引進了洋將,不少人也開始關注裁判會不會邀請各國人才來台。但在此之前要先知道,不論是球員、教練還是啦啦隊,他們的薪水都是球團買單,不過裁判、場務、技術人員等等,則是由中華職棒買單。

各球團賠錢的情況下,應該很難要求大家共同出資聘用外籍裁判。大多還是以顧問或是授課講師等名義邀請各國的優秀人才來台講習,要聘用裁判可能還有需多現實面需要考量。

季前也傳出,裁判量能可能不足的消息。由於第六支球隊加入,一天最多有3場一軍比賽,若加上二軍,最多可能有6場比賽,也就意味著名單內要有30名裁判的缺額(4名執法裁判+1名預備裁判)。若考量到排班、升降制度等問題,35-40名裁判的量能可能才勉強足夠,否則將要面臨一日兩戰等局面。

而量能不足影響的就是判決的結果,先不論判決的好壞與否,審判的素質能否一致也會是一個問題。並不單純只是多數新人未累積足夠一軍場次的經驗,而是職棒一軍是非常高壓的環境,現場、線上觀眾給的壓力,或是來自球員、教練爭取權益時的火爆場面,以及在現有的人力下頻繁出賽的疲勞,許多因素都將影響到裁判判決上的品質。

當然,我們非常相信與肯定裁判們在季前的訓練,同時也非常尊敬和佩服他們熱愛棒球到願意投入這項工作的決心。但裁判終究是比賽當中影響勝負的一環,而今年再度迎來六隊後,會面臨多大的挑戰,也將是裁判們需要齊心協力共同克服的。

但總歸來說,引進外籍裁判的可能性,目前看來還是有希望的,不過還是要看聯盟是否願意花錢聘請外籍裁判。畢竟我們希望聘請外籍裁判是希望有更優秀的裁判,而價格自然就有浮動的可能性了。

還是要強調一次,台灣的裁判也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裁判人數還遠遠不夠。台灣的場次變多,張力和壓力變大或許對於年輕裁判來說是好事,從國內賽事開始培養,未來才更有機會與國際接軌。

啦啦隊 帶來的改革

韓籍啦啦隊的加入,勢必帶來了啦啦隊體系很大的變革與衝擊。除了讓競爭變得更為激烈以外,新人養成的制度也更加健全。除此之外,也一定帶動相關產業在各種流程上的成熟與穩定,像是合約的訂定、翻譯的規範等等,未來可能也會有更多規章與制度出現,或許是效仿中職的洋將制度,限制外籍啦啦隊的人數,又或是開啟全外籍的陣容,讓市場競爭更激烈。

啦啦隊雖然算得上是新興產業之一,但其職業生涯可能也不長,想在球場上跳20年可能真的有難度,所以要如何站穩腳步就非常考驗個人魅力與實力了。加上市場的競爭變得激烈,也許未來啦啦隊的流動率會提高,畢竟無法帶來經濟效益時,那麼可以選擇的人非常多。台灣的啦啦隊已經不再是台灣內部的競爭了,韓國或許只是第一步,未來日本、歐美等國家的啦啦隊會不會成為競爭對手,也會是值得關注的一件事。

同樣的,經過這次重返六隊的狀況加上裁判量能的不足,相信聯盟也會針對這一系列的訓練、升降制度、培養機制等等不斷改善。接下來三地開打的一軍賽事,共360場比賽。每一場比賽的每一個案例都會有無數雙眼睛盯著,是壓力也期許是裁判們進步的動力。

中職六隊的新時代和啦啦隊的新篇章是一樣的,都是令人充滿期待的碰撞。或許起步會有些艱辛與挫折,但還是希望球迷們能更理性地給予各界鼓勵以及支持,讓中華職棒整個環境可以更多元、更包容,最重要的是可以更進步。

小結

啦啦隊的洋將時代正式開始了,激烈的競爭也會帶來飛躍的進步。球團願意花錢也代表市場正在逐漸擴張,而市場慢慢變大了,高品質的比賽內容更是留下觀眾的最重要因素。聯盟會不會考慮聘請外籍裁判來到中華職棒交流,也會是非常讓人期待的一件事。我相信外籍裁判的加入更多是對台灣棒球生態有利的,只有不斷交流碰撞,才能期待更進步。

你認為外籍啦啦隊會不會幫助台式應援走向新的世界呢?或是你覺得應該聘請外籍裁判嗎?留言分享你的想法吧!

參考資料

更多資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This will close in 0 seconds

This will close in 0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