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棒球選手 ,或是任何職業運動都已經不再有所謂的「誰可以、誰不行」的問題存在了,棒球也是。過去已經討論過「女生可以打棒球嗎?」的問題了,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既然這是一條可行的路,就來看看這條路能走多長吧,今天就來介紹那些站上職業舞台的女棒球員!
女性棒球職業簡史
Lizzie Arlington,是第一位為職業男子棒球隊效力的女性。1898年7月5日,Arlington作為後援投手在最後一局隊伍以5-0領先時上場,當時她先被擊出兩支安打,後又投出了一次保送,危機關頭她成功的讓後面的三位擊球員出局,也保住了勝利。退場時,現場的觀眾們也大喊「Good for Lizzie!」
1904年,16 歲的Amanda Clement成為第一位受薪的女性棒球裁判。每年夏天,她都會擔任約 50 場比賽的裁判,每場比賽的收入在 15 至 25 美元之間,甚至會有男性球迷為了他來看球。
1919年,Margaret Donahue成為美國職棒大聯盟第一位女性速記員。其中她在1926 年成為球隊公司秘書,在1958 年退休前擔任球隊副總裁兼執行秘書。
1931年的4月2日,17歲的Jackie Mitchell在一場表演賽中三振了貝比魯斯(Babe Ruth)和盧格里格(Lou Gehrig),也因為太過於傑出的表現,她的合約被取消了,並開始禁止女球員參賽,並持續到 1993 年。
1935年4月24日,Nellie Twardzik成為第一個在男子高中棒球隊打球的女孩,並擔任一壘手。
1946年,球員Edith Houghton被國家聯盟費城人隊聘用,成為美國職棒大聯盟第一位女性球探。
1989年,Gayle Gardner成為第一位定期為電視網絡主持美國職棒大聯盟比賽的女性。
2015年,Jessica Mendoza成為ESPN史上第一位美國職棒大聯盟比賽的女性分析師,
2020年, 舊金山巨人隊聘請Alyssa Nakken擔任教練,這使她成為大聯盟歷史上第一位擔任此職務的女性。同年的邁阿密馬林魚,也聘請 Kim Ng 擔任新任總經理,成為大聯盟第一位擔任總經理的女性。
Effa Manley則是名人堂唯一女性成員(2006年入選),從 1935年到1948年為黑人聯盟的紐瓦克老鷹棒球隊效力。
不過女性早在1860年代就開始有在從事棒球運動了,但因為種種的文化、歷史(包含二戰時,因為男性被國家徵招打戰,職業賽事人數減少,才讓女性加入等)等,讓女性棒球運動員不太被重視,大部分人還是認為棒球是屬於男性的運動,是一直到2000年代才又被重新重視並推展到世界。
女性棒球選手 中的特殊人物:Ila Jane Borders
Ila Jane Borders,是美國第一位在男子職業聯賽先發、勝投的女性投手。
1997年,Borders被北方聯盟(Northern League,於2010年解散)的球隊選種,球季的成績是出賽15場,自責分率7.53,被擊出24支安打、9個保送,其中有11次三振。不過她的職業生涯並不長久,最後在2000年轉戰西部棒球聯盟(Western Baseball League)的球隊中結束她的職業生涯。
然後她除了在場上用表現影響了許多女性球員外,更在退休後開始在各大節目上亮相,分享以及推廣女子棒球運動,是美國女性棒球運動員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更出版了一本自轉《Making My Pitch: A Woman’s Baseball Odyssey》,非常推薦大家閱讀,不過目前還沒找到譯版,只有原文書籍。

女性棒球選手 中的特殊人物:Alexis Hopkins
Alexis Hopkins,「好鬥」的成為了大西洋聯盟選秀球員,並成功的被選上,也是歷史第一個透過選秀進入職業棒球的女性球員。
在介紹她之前,一定也要先來介紹大西洋聯盟。相比大聯盟來說,這個聯盟相對更少人聽過,但這個聯盟可以說是僅次於大聯盟的次級聯盟,也是MLB官方合作夥伴聯盟。有約40%的大西洋聯盟球員過去曾有大聯盟的出賽經驗,實力來說絕對不差。每年也有約數十份球員合約被送往大聯盟,也就是說這個聯盟除了具有一定的強度之外,更可能是通往大聯盟的一條路。
而回到Hopkins,她除了是透過選秀體系進入聯盟外,更是一個特殊的守位進入職棒體系,就是捕手。她除了具有接捕160公里速球的能力外,還有者比許多男性投手好鬥的個性,這也讓她成為了一顆耀眼的明日之星。
目前她在Kentucky Wild Health Genomes預計擔任牛棚捕手的腳色出發,她也透漏:「大約兩三年前,在大學的一堂課上被要求寫下自己的夢想,我本來想寫『成為職業球員』,但我並沒有這樣做,因為我覺得『這怎麼可能發生』。但我現在在這了,讓夢想成真。」
女性棒球選手 中的特殊人物:吉田繪里
吉田繪里,女子蝴蝶球投手,又稱蝴蝶球女王(ナックル姫)。
她在2008年關西獨立聯盟選秀會獲得神戶9人巡航者隊的第七指名,更是日本職業棒球女性第一人。輾轉十年的時間,她遊走在日本與美國獨立聯盟,不斷挑戰自己的上限。2017年,她以投手兼教練的身分回到了美國。
2010年,18歲的吉田繪里簽約加盟了美國職棒獨立聯盟黃金棒球聯盟Chico Outlaws隊,也是自2000年後,第2位加盟美國職棒獨立聯盟女子球員。沒錯第一位就是前面提到的Borders。其中她在面對加拿大國家隊,先發4局無失分的表現,也幫助她拿下赴美獨立聯盟的第一勝。
小結
我們想,女性職業運動員都用行動告訴我們一件事,那就是「喜歡,就去做吧!」過程中一定會面對到質疑。Borders在拿下勝利之前,有誰曾相信女生可以?Hopkins在成為職業選手以前,連她自己都不相信!吉田繪里在成為蝴蝶球女王以前,有誰相信「亞洲」、「女性」可以站上投手丘?
她們的表現,除了告訴所有熱愛棒球的女性們「巾幗不讓鬚眉」的道理之外,更告訴所有愛棒球、有夢想的人,追逐熱愛的夢想,像Borders一樣站在球場的中心、像Hopkins一樣接住迎面的速球、像吉田繪里一樣成為振臂的蝴蝶。
不論是哪一種性別,都沒有必要回答「為什麼打棒球?」這個問題,因為就像是台灣的棒球女孩LOLO說的一樣「站在球場上的我們,就是答案!」